|
股票市场方面 |
7月份,市场维持震荡抬高态势,AI算力板块走势继续反转,创新药异军突起,走势强劲,银行等红利板块调整。国内经济仍处于筑底回升态势,估值未来可能继续提升。上半年经济总体超预期,市场关注点在中美关税谈判进展情况。市场对未来的宏观政策保持积极心态,在提信心和后续政策的稳增长方面好于预期。
展望未来,市场短期或将出现震荡向上的态势。 |
债券市场方面 |
2025年7月,上旬,债券市场在资金面较为宽松的环境下,震荡上行。中下旬,权益市场回暖,市场风险偏好提升,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,叠加反内卷背景下,商品市场持续创新高,引发通胀担忧,债市出现连续回调。整体来看,7月债券资产震荡下行,可转债得益于股市回暖表现较强。
展望未来,我们维持三季度债券市场将面临政策宽松和经济修复的双重影响,预计维持震荡偏暖格局的判断。一方面,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仍在,降准降息最快可能在三季度落地,央行公开市场买入债券的可能性和紧迫性也在进一步加大,将推动利率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;另一方面,经济基本面的修复特别是"反内卷政策"的预期反复且难以证伪,可能对债市形成一定压制,但修复力度可能相对有限,债市出现趋势性下跌的概率仍旧较低,因此4季度前,收益率易下难上的局面或将持续。
|
货币市场方面 |
7月债市收益率先上后下,不同期限的催化因素不同。宏观方面,内需出现下行,但外需较为强劲。6月小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.3%,其中基建和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2.0%和5.0%,均较上个月有所回落,房地产投资增速依旧低位徘徊,6月同比回落12.9%,从高频看,新房销售结构分化明显,房价阴跌,二手房成交量继续萎缩。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.8%低于预期,显示补贴政策效应减退,6月CPI和PPI分别同比上行0.1%和下行3.6%,在去年的低基数上还是维持通缩状态,显示目前内需依旧不足,任重道远。但也不是没有亮点,出口依旧超预期强劲,以美元计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增长5.8%和1.1%,对美出口的份额持续降低。海外方面,美联储顾虑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,基准利率依旧选择按兵不动,关税第一轮宽限期即将结束,陆陆续续已经有了不少签署的国家,关税的不确定性在逐渐消除,美元指数反弹到100左右,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到7.21附近。
随着关税协议逐步的落地,市场对其乐观定价,二季度经济数据出炉,也让市场认为完成今年目标不难,风险偏好提升,7月下旬开始的"反内卷"消息,让商品市场也出现了巨大波动,相较之下债券收益率太低又没有明显的趋势,使其成为"鸡肋"资产,收益率继续下行难度变大。本月央行的态度依旧积极,一次性公告了买断式回购的操作期限和操作量。R001月平均继续下行3bp左右在1.45%附近,大行融出的利率再下一城至1.3-1.4%的区间,稳定低价,R007跨月也没有显著抬升,带动月平均下行10bp至1.55%左右,DR007下行6bp左右到1.52%,本月OMO净回笼2320亿,其中MLF净投放了1000亿。买断式回购净投放了2000亿。债券走熊陡行情,长端受股债跷跷板影响,10年期国债和国开整月收益率上行6bp和8bp左右; 1年期国债和国开小幅下行2bp和上行2bp左右,存单本月到期不多,加上存款回流,银行整月发行不算积极,1年期存单利率小幅上行1bp至1.64%。
展望未来,现阶段市场风险偏好提高,需关注权益市场对固定收益的挤出效应,以及经济数据和国内财政等政策的配合。债券市场方面,短端收益率更多的是跟着资金利率波动,负反馈不太会大幅影响短端,预计大幅上行空间不大。
|
海外市场方面 |
回顾二季度,关税使得市场对经济进入衰退的担忧加剧,美国股市因此出现大幅波动。而随着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逐步达成协议,以及一系列的官方经济数据尚未发现关税给经济造成失速的迹象,市场逐步趋向稳定和修复。
综合来说,美股今年整体表现虽然不错,但分化非常显著,这种结构性的分化本身就是机会。有些股票今年确实没怎么涨,但它们本身的基本面并不差,只是市场暂时还没给出定价。下半年甚至到明年,随着AI的实际落地和商业化路径越来越清晰,那些今年涨幅落后的、有能力跟上AI节奏的公司值得关注。加之未来降息概率的提升,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放松利好,我们认为市场环境将偏向积极,"滞涨股"也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补涨主力。 |
 |
|